观点聚焦

第17届国家安全论坛发言精粹之二:全球安全:形势、风险与治理

作者:      来源:国际战略与安全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5日

陶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新时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各位老师、同学和嘉宾,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用这样的形式跟大家汇报、交流一下今年的国际形势。陆忠伟院长是我的老领导,刚才他提了一个很高的要求,要“点睛”,我本来要想画一条“龙”给大家看看,如果说要点睛,点什么呢?在这十分钟里,我提出几个看法,就教于大家,也希望同学们从中得到些启发。

对于今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在座学习国关和国政的同学想必关注不多。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一直处在比较低迷的状态,以致于大家对此见怪不怪了,觉得这个经济状况就是这样。但是,从今年开始,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复苏,所以大家才想起来原来经济分析理论是有道理的,金融危机大概要七到十年一个周期才能够走出来,今年刚好在这个点上。

我们现在需要关心的是,这次复苏能不能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那样,保持住现有3.6%的增长水平?这家机构大胆预测,如果按照基准情景有序推进,2018—2022年,全球平均预期增速将达到3.73%,这个增速比2008-2017年危机期间年均3.33%和1980-2017年年均3. 48%的增速都要高。这是很了不起的,好多年都没有看到这样乐观的估计了。所以,今年年初的时候,经济界的气氛是“谨慎”乐观,现在则是“比较”乐观。

关注增长率的变化,要注意前因后果。“前因”,就是看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否足够强劲,动力源是否多元并能持续下去;“后果”,就是看经济发展的成果有没有被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阶层所共享。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有句话是涉及到国际经济的。前半句说“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这话非常深刻而且经典,可以用来总结相当一段时间的形势动向。后半句说“贫富分化日益严重”,这正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中国提出共同繁荣、包容性发展的原因所在,这也正是西方国家的一些势力搞“逆全球化”的借口所在。

以上就是简要的跟各位报告今年的经济形势,重点还是落在中国的对外开放上。

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时间节点。在座的像我们这个年纪的同志,都是40年改革开放整个过程的见证者,我们对当时的感觉是记忆犹新的,对改革付出的艰辛和波折,感受也是深刻的。改革开放的成果成就毋庸置疑。站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当口,处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很有必要回头看,看看过去取得巨大成功的背后还有没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克服这些不足我们还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从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看,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进入了国际市场规则“白热化”的竞争期。为什么这样说?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经过十多年以后仍然没有获得,而且被美国商务部从六个方面全面否定,欧日也持相类似的否定态度。美国用这种摊牌式的做法,不仅认定中国没有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原则和具体做法进行彻底否定,其恶劣影响和破坏力是绝对不能低估的。它不只是简单的一个美国行政当局的部门评估报告,也不只是我们以后的出口参照其他国家的价格标准问题,而是由美国政府挑头,在国际市场规则竞争中对中国的宣战。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警惕。

 二、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与得到的回报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大家知道,这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在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在30%以上,也就是说世界经济每增长3块钱,有将近1块钱是中国贡献的,这对于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但是,这种贡献得到充分的认可了吗?得到足够的回报了吗?当我们的利益受损时,又得到足够的关注了吗?这种大的落差,要深入地分析原因,要努力争取缩小。

三、中国正在接受放大镜下的检视。经过这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已经成为别人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榜样本身就要被别人放在显微镜下、放大镜下挑毛病。你既然冒了头、带了头,人家要向你学,就得看看你有什么问题。过去我们不太注意或者重视不够的问题,现在都一一显现出来,举两个例子:一是贫富差距问题。小平同志说过要让一些人先富起来,再到后面实现共同富裕。现在,一部分人确实先富起来实现了,但是共同富裕没有跟上。我们现在基尼系数是0.49,大家知道这个含义是什么?已经大大超过了警戒线。二是环境污染问题。我们一开始在发展的时候就说得非常清楚,不要走别人的弯路,不能走别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有没有实现这一点?完全没有。不仅如此,我们先污染得更严重。我们现在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是世界第一,而且据预测这种状况高峰期要到2030年左右,也就是还有12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污染治理难度最高的国家。

这些问题到底怎么去解决?我在这里只是提出来一个大的思路。十九大报告说得非常清楚,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的问题是,在越开越大的情况下,我们怎么维护好过去40年改革发展的成果,不让它丧失掉,我们怎么在未来的40年里面把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经济发展得更好?我们过去提到改革开放一个大的路径是先易后难,但是先易后难本身的结果是什么?变成了一些问题往后拖,这一届政府推到下一届政府,这一代人推到了下一代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几天报纸上公布的一个消息,黑龙江省养老金亏空超过200亿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震撼醒的警报,一个省已经开始出现养老金的亏空了。另外还有13个统计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只能支付不到一年,也就是明年这个时候大概还会有十几个地方报道同样的消息。这说明什么?就是过去把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后一代人的环境成本、养老成本等提前支付掉了。有预测说,未来五到十年整个养老金缺口将达到10万亿,所以大家看前几天国务院的一个文件上规定,开始动用国有企业10%的股权来弥补养老金的缺口。不是说这个问题不能解决,而是让我们对过去解决问题的思路画上一个问号,不用再沿用过去那样把矛盾往后推的办法了。

 还有的一个方面是,既然我们对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不能让世界各国来帮助我们、分摊我们的问题?我们要通过扩大开放,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全球治理、通过“一带一路”与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包括维护现在全球化的势头不逆转,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这是我们的利益所在。最近大家看到班农在日本有一个演讲,他说了一个数字,过去16年里面美国为了反恐战争花了5.6万亿美元,本来这5.6万亿美元可以不花的。我要问的是,他有没有算过每年美国从国际铸币税当中挣多少钱?北大一个教授有过测算,光是广义的国际铸币税就占到美国GDP 3%左右,美国GDP是16万亿美元,美国每年就能够从世界上挣到50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收益为什么没有考虑?而这类收益中国有没有?我们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没有能力去获得这样的收益?这也是作为世界强国、世界大国应该得到的东西、拥有的权力。

当今我们面临的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往后推不行,往别人身上推我们现在暂时还没有能力。最后的结论就是,在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上,我们需要有自我革新的更大勇气、自我消化的能力,通过改革创新,解决当下的难题,渡过经济改革的深水区。

(发言人为国际关系学院校长)

季志业当前我国面临安全威胁的特点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国际安全问题,我重点围绕着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几个突出问题讲一下。

在我看来,当前我国面临的最大安全风险是经济和金融领域。虽然数据告诉我们,2017年世界经济出现增长,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就像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里说的那样。所以各国都忙着调整政策,争取在本来就动力不足的世界经济中分一杯羹,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所以我把世界经济金融的安全风险列为最大风险。

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到了一个拐点。美国已经开始缩表、加息,这个过程还在继续。美国金融政策的调整就带动大量资本流入,同时美国政府推行减税政策,将企业平均税收从35%降到20%,这些配套举措将带来大量资金流入。资金从哪流出?显然中国就成了一个流出地。尽管我们国家采取了一些控制资本外流的举措,但是行政手段无法完全控制住。随着美国缩表、加息,欧洲央行也逐步收紧货币政策,未来9个月,每月购债规模从600亿欧元减至300亿欧元。随着美国减税,日本、英国等国也跟着减税,他们都想争取国际资本。引进外资投入是带动经济发展传统手段之一,所以各方都参与降税竞赛,形成未来一个时期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突出特点。国际资本的大幅流动,而且流向不明,是往美国、日本流,还是往中国流?这种不确实性本身就是风险。

美国和西方的保护主义严重压缩我们的外贸空间,大家都知道,现在不只是对中国的铝制品提出“双反调查,而且已经正式启动“301调查”“323调查”等美国国内法的程序。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为了整垮日本,也是首先从“301调查”开始,然后搞了个《广场协议》,一下把日本经济打趴了,30年几乎是原地踏步没有增长。在欧洲,由于英国脱欧,促使欧盟加大了贸易保护的力度。欧盟的贸易保护不一定完全针对中国,首先是为巩固自己内部团结,但针对中国也是其应有之意,所以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也在加强。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金融和经济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尽管世界经济总体上出现了恢复势头,但恰恰是这种恢复,又标志着世界宏观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拐点,又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风险。

第二个风险,我国被迫卷入局部冲突乃至战争的风险在迅速上升。大家最近比较关注的是朝鲜问题,似乎朝鲜的举措已经触犯了美国的红线。按照朝鲜自己的说法,他们已经拥有了氢弹,今年进行了氢弹的实验,朝鲜的导弹也越飞越远。按照朝鲜公布的最近一次导弹试射结果来看,如果它携带的弹头重量在400公斤以下,可以飞行1.3万公里,这个射程覆盖了美国本土的所有地方,从这个角度来讲似乎已经对美国构成了直接威胁。

当前,美国国内对朝动武的声音越来越大,尽管蒂勒森说了一句可以“无条件与朝对话”,似乎对话的大门还没有关闭,但是他讲完之后,白宫发言人马上说特朗普总统的对朝政策没有变。第二天白宫还专门补了一句,特朗普对朝政策不是听国务院的。可以判断,美国国内还没形成统一的对朝政策,国务院和白宫存在分歧,而美国国内动武的呼声在上升。昨天《环球时报》搞了一个国际形势研讨会,会上有专家提出,能正确思考的人都知道,朝鲜不可能弃核,现在不存在谈判的条件,还在推动谈判是污辱我们自己的智商。虽然我不完全赞成这位专家的说法,但确实动武的气氛越来越浓,而不是谈判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大家关注朝鲜问题可能带来局部战争问题的时候,可能还要关注其他问题,也同样迫使中国不得不卷入某场局部战争,比如说台湾。最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授权法,特朗普也正式签署了该法案。虽然人们普遍认为,特朗普只是表示对国会的尊重而予以签署,未必会按国防授权法下令允许美台军舰可以互靠对方港口,也未必会同意美台升级官员互访。但是毕竟美国打开了升级美台关系的法律口子。中国驻美国公使发出了“美军停靠台湾之日,就是大陆武统之时”。我看昨天《环球时报》的研讨会上,解放军的代表非常赞成我国驻美公使的说法。不管美国的国防授权法能不能兑现,中美围绕台海问题爆发冲突的风险在上升。

美国这个举措可能导致一些台独分子,尤其是民进党当局忘乎所以、误判形势,并做出错误的决策,他们可能会低估大陆绝不允许触犯台独底线的决心。我昨天看到一条消息,有一定依据。该消息认为,台湾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鼓噪台独?因为其中有400万是日裔台湾人,他们根本就不希望看到两岸统一,用什么感情、用什么利益都不可能改变他们。所以,因台独而把大陆卷入局部战争的风险确实也相当之高。

另外还有一个爆发局部冲突的风险,即中印边界冲突。刚刚平息的洞朗对峙只是一次尝试,中国在自己的境内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无可厚非,但是我国的这个举措却引发印军入侵我边境地区。这说明什么?说明印度有些人想利用我国将强未强的时候,挑战我和平发展的底线。我国面临这样的现实问题该怎么办?如果不予以回应,找上门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如果回应重了,可能导致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甚至爆发局部战争,打断我国自身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当我们离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这种挑战会更加突出。

第三个主要风险是恐怖袭击。虽然伊斯兰国不复存在,但它只是被打散,并没有被消灭,伊斯兰国原有3万多圣战分子已经流向了世界各国。我们通过媒体了解一些战场上的情况,不管是库尔德人、土耳其人、叙利亚人还是伊拉克人,在围剿伊斯兰国控制的城市时,都会留出一条生命通道,允许一部分武装分子带着当地居民一起离开。从人道主义和保护城市居民的角度来讲是对的,但同时也有不少拥有极端思想的武装分子也通过这个安全通道溜走了。我国在边境上截获的回流分子是去年的十几倍,肯定还有一些漏网之鱼,没被截获。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困扰各国,当然也会困扰我国。这几年我们下了很大的工夫,尤其在新疆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力量,综合施策,既严厉打击任何恐怖势力抬头,也采取各种社会措施,解决民众的实际困难,在一些宗教群体中进行去极端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来会怎么样?高压态势能持续多久?极端势力是否会重新抬头?这些都是将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即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尤其在周边国家迅速推进,如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发展很快,但现在也开始面临问题。我们的工程、工程人员都面临着恐怖威胁,巴基斯坦是我们的铁哥们,被大家戏称为“巴铁”。他们为了搞好走廊建设,专门建立了一支中巴经济走廊的护卫部队,规模达2.5万人,相当庞大。但即使这样,安全能保障吗?今年,我们的工程人员还是被劫持、杀害。现在我们在中亚、东南亚都有大量的项目启动,这些项目能不能保障安全?从皎漂港进入云南的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已经正式运营,但是罗兴亚人这个问题开始冒出来了,缅甸能不能控制住局势?这个管道能不能安全?都是我们要面临的新问题。中亚已有三根天然气管道建成,自建成以来已经有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输入我国,保障了我国很多地区居民的取暖、做饭等需求。但是中亚恐怖势力的回流,同样也会威胁到天然气管道安全,威胁到我国居民生活保障。

第四大风险就是他国政治动荡给我国带来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全球经济、社会形势的基本判断就是贫富差距拉大。昨天,联合国一个官员向媒体宣称,美国有1/8的人处在贫困状态,其中有一半处在绝对贫困的状态。正是因为这种贫富差距的拉大,使得社会政治风波的风险极高。有专家判断,特朗普现在的经济政策,特别降税政策是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虽然对美国经济发展有好处,但并不是他所说的解决了美国蓝领白人的经济需求。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各国的社会政治风波会冲击到我们国家。香港回归祖国以后在中央政府的帮助下,战胜1998年和2008年两场金融危机,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却出现了“港独”现象,原因之一是香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民众的不满情绪被外部势力利用。甚至在2014年爆发了“占中”事件,一些不明事理的青年学生在别人的煽动下上街喊着要独立。

在我们周边,明年柬埔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都要搞选举,这些国家都可能发生社会动荡。俄罗斯的选举结果应该还是普京获得连任,但是也要看到一些现实状况。虽然俄罗斯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支持率还是相当高,但是支持该党的绝对选民数从过去的4800万,降到现在的2600万。而且今年3月份上万人上街游行,这是2011年以来的第一次,明年3月份的选举会出现什么局面很难说。近期,美欧都在炒作俄罗斯通过网络干扰他们的政局,言外之意他们也会下力气干扰明年俄罗斯的大选。柬埔寨洪森首相决定还要执政10年,他有很强的控局能力,彻底解散了反对派的救国党,但是反对派也会强烈反弹。所以周边的局势怎么发展?对我们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我只能说一点,颜色革命的风险始终存在。(发言人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唐永胜:国际变局与战略稳定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国际安全形势是整个国际局势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2017年的国际安全形势,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大国间有限对抗与交流协调并存。这个特点比较突出,并保持了明显的持续性。比如说美俄之间过去由于克里米亚问题关系非常紧张,但是相互之间攻防均有限度,2017年11月11日,双方就叙利亚局势达成了一致,在利益冲突之中总归还存在一些共同需要,并达成妥协。

第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这一特点也非常按住。北约不得以在进行收缩。由于特朗普上台之后更加注重内部事务努力重振美国,对北约的控制意愿有所下降,使得北约在战略上进行收缩,相比较而言,俄罗斯逐步开始扭转原有的劣势,尤其在叙利亚通过反恐战争通过打击伊斯兰国,占据了更多主动。

第三,局部地区不确定性增强,无论是在中东、非洲乃至在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中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刚才季院长也提到了,一些热点甚至有可能使得中国被迫卷入一种局部冲突之中去。

第四,主要国家抢占军事制高点的竞争趋于强化,围绕新型领域的较量越来越显现出来。深海、太空、网络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空间新领域,大国之间围绕这些新领域新空间的竞争呈现加剧态势。

第五,中国周边热点起伏交替,仍然面临严峻军事安全压力。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还处在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周边的热点仍然此起彼伏,稳住了一个方向在其他方向还可能会显现出来。即使是在东海、南海出现了一定程度可控的局面,但还是某种程度上还处在一种“热搁置”状态。

以上是对基本特点的概括。之所以表现出这样的特点,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如果进行更加宏观的概括,那就是国际安全局势发展在总体上还是保持了很强的连续性,是过去几年国际局势演变的一个延续。世界仍处在到处充满动荡,但又维持着基本的稳定,这是多少年来显现的一个安全基本的态势,大国竞争趋于激烈,但是基本的战略稳定却得以保持。

这样的局势说明,一些基础性的因素仍然在发挥重要作用,维持着大和平小战争的局面:

第一,以热核武器恐怖平衡为基础的大国战略稳定仍然有效。或者更进一步,不仅对战略稳定的需求仍然存在,还有进一步拓展的前景,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已经成为了大国共同的利益。

第二,新的战略空间的双重效应。一方面国际竞争向网络空间、太空领域、深海领域、生物领域不断拓展,但是另外一个方面,这些领域也具有特定的性质,不是哪一个大国能够完全控制得了的。在竞争趋于强化的同时,围绕新型领域国际合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并成为国际安全治理的新领域。

第三,全球性问题增多,非传统安全挑战复杂严峻。这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伊斯兰国失败了,但是恐怖主义网络仍然存在,恐怖主义的土壤还没有被消除,并且有进一步扩散的危险,这种问题还会持续困扰着整个国际安全,加上国家治理在一些地区遇到了很大困难,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地区比过去面临着更加严峻局面,比如说贫富差距扩大,一些国家可持续发展遇到很大困难,这些因素会给国际安全带来沉重拖累。可能有人也讲,经济发展本身是一个发展问题,但如果当经济发展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不能持续的时候,就会转变为严重的安全问题。

第四,新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这是一种利益增量,也是大国竞争的关键。对这些新型战略资源的争夺和占有不能依赖传统零和博弈的办法,而主要取决于国内治理体系的创新进而可以推动技术的发展。所以这种内生性作用到国际安全领域,也为总体稳定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条件。

第五,国际联系持续增强,这种趋势难以根本逆转。2016年全球化进程中出现重大波折,但是事实发展证明,2017年没有出现更坏的情况。在欧洲毕竟保守势力和极端力量还是受到了抑制,包括法国总统大选,还是稳住了基本的态势。尽管全球化进程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整个国际联系的趋势不可能发生完全转变,大国利益复杂交织的局面还会进一步发展,合作与竞争并存仍然是大国关系的时代性特点,这就为全球局势的总体稳定提供了保障。

上述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国际局势处在一种总体可控的局面。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国际安全未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严峻挑战。这些挑战如果分解开来讲过于繁杂,我在这里概括一下,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国际变局中的“失向感”和战略“盲动”。面对国际变局,一些国家无所适从,战略偏向有所体现。特朗普上台以后的一些做法就是有些让人始料不及,甚至有点像处在一种更年期状态,未来会出一些什么样的招法也不好预测,这种不确定性对整个局势发展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还有待观察。包括印度、日本等国家似乎也出现了一种冲动,这里存在某种连带的作用关系。

一些关键结点的失控,危险也是存在的。包括在中东,特朗普敢于做一些动作,耶路撒冷的问题他都敢于挑战的话,会不会带来新的严重的动荡的局面?朝鲜半岛也是一样,美国的一些做法是在把局势推向一个更加紧张、严峻的方向。

国际体系失效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人们讲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体系在经历深刻的变迁,这个深刻变迁的实质我认为就是原有的体系已经处在饱和状态,原有经济制度安排已经不能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动力,安全制度安排在维持全球可持续安全上也已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局势未来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实际需要更多、更强有力的大国协调,这样才能使系统得到修复。国际体系存在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可能,出现系统的“涌现效应”。有朋友研究系统理论,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会使得这个系统不断完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可怕,经过各国的共同努力会使得这个国际体系更加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就像人的大脑一样,由很多简单的神经元构成,但是这些简单的神经元加起来就会产生系统涌现,就会产生系统效应。这种前景是一种可能,另外一种就是,存在系统失效的危险,如果各国的努力形成不了合力,最后也可能使得原有的国际体系难以为继。相应的制度创新还没有出现,系统失效的危险可能也是我们今天面对大变革、大变局的一种前景。为避免这种前景成为可能,就需要唤起大国加强国际安全治理的共同努力。(发言人为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副院长 少将)

阮宗泽:全球安全:载不动许多愁

非常高兴到国关学院参加本次研讨活动,感谢刘书记、陶院长、达巍院长助理的邀请。

国际关系学院现在非常多,但是真正资历最老、起点最高的国关学院就是咱们这个学院。今天是周日,大家平时学习都很辛苦,应该休息放松一下,但是现在高朋满座,一下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两年前美国开着它的P8A海神侦察机到南海上空给我们当监工去了,他们要侦察中国在南海进行的岛礁建设情况。那一次还带着美国CNN记者一块去,拍摄了很多录像资料,企图在国际上炒作中国进行岛礁建设这个事。一位美国军人跟记者说,他发现中国人搞岛礁建设能力太强、太惊人了,因为好像他们周末都不休息。说实话,美国人都OUT了,我们现在哪有周末?就像今天这样,本来大家周末应该休息的,现在却都在这里进行开会、进行头脑风暴,首先院领导带头,提供这么好一个机会进行交流,非常难得。中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成就都是干出来的。我再次领会了国关学院新时代的新风貌、新气象,而且大家特别爱学习、爱思考。

前面几位发言都是重量级的,很受启发。以下我跟大家分享一点我的想法,主要是怎么看待今天的国际安全问题?我把它划分为三个层次,这包括国际安全,地区安全、跨界安全。

首先,从国际上看大国之间安全的博弈,现在的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这种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本质是什么?说明现在世界正在经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转型,总体是和平的转型,大国之间不可能发生体系性的战争和对抗,这和历史上其他国际体系的转型是有本质区别的。历史上其他国际体系的转型都发生在大国之间直接迎头相撞的战争之后,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家在战后签个条约,重新分配利益,国际力量格局重新洗牌,一个新的秩序就诞生了。这次的秩序转换却不太可能出现大的战争,甚至可以排除大国之间迎头相撞。但这种和平并不等于大家都感到安全,因为和平和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是不一样的,事实上今天我认为每一个国家,无论是大国、小国都有不安全感。

比如说今天的美国就感到不安全,它的表现是什么?“美国优先、美国第一”就是它不安全的一种表现。它觉得过去为世界做了这么多好事、当了那么多年保安,也为自己的盟友提供了那么多公共产品,但是后来发现它吃亏了,被别人占了便宜,所以这是一个极度不安全的反映。那么现在要干什么?现在就处处要维护美国优先、美国第一。比如在美墨边境要修一道墙。美国人觉得中国人还是很聪明的,那么多年前就修一道长城把中国安全的保卫了起来,美国不安全的表现之一就是认为南边的边界形同虚设,必须要修一道高墙,而且修这道墙还要墨西哥买单,所以跟墨西哥关系弄得非常紧张。美国花费巨资修这道墙,就是不安全感的表现。

普京是俄罗斯特有的一个历史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也是在寻求安全感。俄罗斯从过去超级大国的地位跌落,而现在它觉得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害,因为西方对它进行打压、遏制、分裂,所以现在俄罗斯人也迫切需要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从哪里来?普京一定意义上满足了俄罗斯人对安全感的需求。普京说过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这句话听起来跟特朗普讲的“让美国重新伟大”有异曲同工之处,就是要让“俄罗斯重新伟大”,以此满足人们对安全的渴望。今天俄罗斯受到西方的制裁、打压,但是普京的支持率很高,俄罗斯从过去的超级大国沦落到现在被西方蔑视,强烈需要一个强人出现。我觉得2018年3月18日普京当选没有悬念,或者说这是最没有悬念的悬念,而且他还会继续再干六年,俄罗斯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安全。

这美国与俄罗斯两国的安全需求搁到了一起就发生了碰撞,美国要自己的安全、俄罗斯要自己的安全,怎么办?现在美俄关系很紧张,而美俄关系很紧张的另一个原因应该叫“西方的失败”。二十多年前冷战结束的时候,西方大讲“历史的终结”——历史就是靠自由资本主义取得冷战博弈的胜利而终结了,但是到今天我们看到新的话语——世界进入了“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的时代,西方的平庸也表现了出来。西方自冷战以来最大的失败是没有妥善管理“俄罗斯的衰落”,从而造就了普京的崛起这种现象。

欧洲的安全感也大打折扣。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于它本身处于的地理环境,2014年发生的克里米亚事件、乌克兰问题等让欧洲有一种恶梦重温的感觉,仿佛看到北极熊又回来了。而现在欧洲人不安全的感受恰恰是美国造成的,因为美国不再想领着他们闹革命了。特朗普2017年5月到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峰会,其实对北约国家来讲,特别渴望特朗普能回心转意,说两句心灵鸡汤安慰一下他们焦虑的心灵,比如美国还会照顾你们的,你们放心吧等等。结果特朗普到了北约峰会上跟他们说,我保护了你们半个多世纪的安全,而你们军费还没交齐,28个国家中23个国家长期拖欠安保费,过去我有钱不跟你们计较,今天没钱了,所以你们乖乖出钱,要不然你们好自为之吧。欧洲人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缺失的撞击,这就导致欧洲要重新建立自己独立的防务。这是很奇怪的事情,欧洲怎么能建立独立的防务呢?过去搞过都不成功,相反一再依赖美国。可见,大国之间虽然有和平,但是缺乏安全导致博弈加剧。

其次,再看看地区安全问题。现在有两个特别需要关注的挑战。中东地区的动乱和动荡大家已经审美疲劳,觉得动荡不动荡好像跟自己关系不大,地理位置相对遥远。我今年去了一趟阿富汗以后,对中东、东亚、南亚动荡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看法。现在我们处在全球化的时代,地缘上的隔绝已经不是问题,跨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且防不胜防。近日有一条消息说,国际社会成功打垮了盘踞在叙利亚的“伊斯兰国”极端势力,但只是打垮,这些人并没有被根本消灭,他们四散到各地,其中相当一部分跑到了阿富汗及其他邻国的地区,甚至跑到东南亚地区,后果难料。

我到了阿富汗以后去了喀布尔、巴米扬。喀布尔也许是世界上拥有防弹车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防爆墙最多的城市。在建筑物的周围都要有防爆墙,因为随时有炸弹、恐袭,没有防爆墙就直接把建筑给销毁了。我去之前喀布尔就发生了一起特大的炸弹爆炸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种状况带来的其他副产品是什么呢?就是严重缺乏安全感。阿富汗为什么不能发展?阿富汗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缺乏安全,一个是经济落后。没有安全的保障,大家怎么去投资?怎么能去工作?在阿富汗生活成本很高,首先是安全的成本不菲,例如旅馆就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大家对安全的基本需求是共同的。

还有就是朝鲜半岛。刚才有人讲到朝鲜半岛的安全非常堪忧,而且就在中国的家门口,现在朝鲜半岛出现的问题很多,大家都有各种的说法,我看最根本的还是美国、韩国与朝鲜之间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现在联合国安理会已经通过这么多决议,问题在于当事方都没遵守这些决议,为什么?朝鲜进行了6次核试验,最近一次进行了火星15远程弹道导弹的测试,理论上完全打得到美国本土。过去朝鲜跟美国讲,你要打我,我就打日本和韩国,现在不仅是能够打日本和韩国,还能打到美国,这对美国造成更大的心理恐慌和威胁。前一段时间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讲,如果发生不测,美军可能要进入朝鲜以确保核装置的安全,完了之后再撤回去。美国人的话可信吗?他讲完白宫马上说蒂勒森的话不能代表美国的立场。如今美国常常自相矛盾,信息混乱,这也是朝鲜半岛安全面临的威胁。

第三,还有一个是跨界的安全问题,像伊斯兰国、恐怖主义、环境、金融、网络等挑战与时俱增。因为这些威胁是不受有边界控制的,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任意穿越任何边界,随时可以扩散到全球,造成破坏或恐慌。2008年金融危机虽然发生在美国,但是造成的是全球性的影响,无人参幸免。这些问题的应对都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虽然安全有不同层次,但它们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让我们面临的安全挑战多元而且复杂。

中国的答案在哪里?中国的方案在哪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讲到,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里面就包括了非常丰富的安全内涵,比如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这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一个方案,当然,这个方案要落地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能讨论这样一个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一起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这个美好的世界首先要保证和平与安全。(发言人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国际问题研究》主编 )

田利辉:金融变局和中国国家安全

我主要讲三点:一、我是金融学的教授,为什么我在这里?因为金融目前要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中国现在不应该发生金融大变局,现在不应该发生是有时间的。三、刚才嘉宾讲了“载不动许多愁”,金融业也有许多愁。在大变局在波动,小变局已经都在路上,这些金融上的小变化对于我们现有的国家安全也是产生着众多的影响,值得我们去研究。

刚才讲北朝鲜、叙利亚是关于核炸弹、大炮,那什么是金融?《教父》上讲,金融就是枪,政治是知道何时扣扳机。北朝鲜是个极端的案例,现在是危机应对的问题,已经无法使用我多年前在亚洲经济共同体论坛上的金融解构的思路了。

在一般情况下金融确实非常重要,很多事情的变化都是围绕着金融展开的。金融如果做好了,很多事情就好办,金融如果做不好,国家就难以安全。苏联怎么变成俄罗斯?不是叶利钦往坦克车上一站天就变了,而是卢布贬值等一系列金融事件。为什么我们共产党人三大战役一打,国民党就到台湾去了?这是由于四大家族统治下,国库亏空,抗日战争后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带来了白区民心的崩溃。金融对于国家安全的影响古以有之,今日更甚!

所以,我们要讨论金融安全。

金融这么重要,我们现在不能过早发生的金融变局是人民币的崛起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目的是推动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崛起”的过程是艰辛的,而且需要相机而动,不能冒进。美元下台绝非易事,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崛起需要随风潜入夜,步步为营,缓缓深入。

让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有个前提条件,是资本账户开放。这会使得人民币币值容易受到市场攻击,会把已有的金融长城推倒。我们是有墙的,正是因为资本账户未开放有这道墙,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没有能够冲击到人民币的币值。当然,我们当时也受到重创,但是没有大的麻烦。相比而下,韩国当时是破产了。

如果人民币崛起推得过早、过急,那么肯定需要资本账户的开放。如果我们实力还不足够时,货币战争可能就会打响,可能会带来金融的大变局。目前不要过早走向这个大变局,冒进可能带来失败!

这是我的一点小的建议,大家可能关注到金融学者、经济学家对这个话题有着较多的争论,主张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是大多数,少数几个人对这个话题是持审慎态度的。

金融上的另一个大话题是金融自由化,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一样举足轻重。金融自由化的大多数措施已经完成,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的扩大化、金融业准入的放开,这些都是金融自由化,还差第四步,就是汇率的市场化以及货币的自由浮动,这是我刚才所讲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理论上,金融自由化的1/4还没做,但3/4已经完成。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目前金融自由化基本完成之后带来金融的“四小”变局:一是金融空转化、二是金融泡沫化、三是金融扁平化(民间化)、四是金融高科技化(复杂化)。

金融的“空转”。金融业放开准入限制之后,很多机构在里面做,再也不是从中央一统四大行整体研究全国金融怎么变化。面对如此之多同业竞争对手,金融机构做什么东西最赚钱?基于资金的运转效率,是钱生钱最赚钱!相对而言,钱投入到这个建筑当中需要很长很多长时间才能够收回来。钱给张三的金融机构,张三的金融机构再把它给李四金融机构,再给王五…… 击鼓传花,这样的行为导致了金融出现空转化。中国的企业融资成本为什么这么高?特别是中小企业。这源于资金的一层层倒手,一层层剥皮。

金融出现空转化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一些泡沫,然而不是泡沫就应该破掉。金融一定是有泡沫的,是离不开泡沫的。正像马克思告诉我们,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价格不等同于价值,等于同样价值才叫没泡沫。泡泡这个东西原来没有,你吹它,把它吹出来,越吹越大,什么时候吹破,这取决于吹泡泡的技术,而不在于泡泡大小。你没事干一脚踩下去,再小的泡泡都会踩破。社会经济管理上往往有一种情绪,要把泡沫挤掉,实际上这个泡沫存在对金融的妨碍可能并不是那么大,非要把它挤掉的话可能会产生国家金融安全问题。这种泡沫踩破的时候有时候触目惊心。比如说2015年的股市有泡沫,有不小的泡沫,但是通过6月15号查配资一脚踩破,就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如果不是国家花了大笔银子救市,那么率先破产的肯定是进行配资融券那一批人,然后就是证券公司,然后就是做股票质押的上市公司,然后就是银行。又如2015年的8.11汇率改革中国人民币一下贬值了3%。把汇率调整一下是把泡沫刺破一点, 但2016年中国外汇储备从4万亿很快缩水到3万亿,速度惊人,幸好2017年我们采取了一些非常给力的行政措施扭转了这个局面。房地产是不是泡沫?这个话题实际上值得深究,因为不同地域的房地产是不一样的。如果房地产是泡沫,而且泡沫不小,可能也不要轻易地一脚踩破。

金融的第三变局是金融的扁平化。当前金融机构多如牛毛。刚大学毕业会做个小程序就搞P2P、理财产品去了,可以说现在处处都是金融、人人都在搞金融,那么这个经济还能真正在实体里面发展吗?必然是脱实向虚!这种扁平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个更大的麻烦,让我们国家安全人员需要关注的麻烦,挣谁的钱最容易?挣不懂行人的钱最容易。中国人多,其中往往是一个骗子傻子比例关系的问题。刚开始肯定骗子是少的,所以少数骗子能骗很多傻子,能挣很多钱,有很多人很快能学明白也成为骗子,骗子越来越多,傻子群体也没减少,最后酝酿起很多群体事件来。辛辛苦苦流汗挣的钱买个理财产品老大妈一天到晚上访。金融国家安全在这方面也要关注,金融业不是谁都能做的,一定是要一个有牌照的行业,要有一批有训练的专业人士知道风险,知道自己不老老实实干就会有牢狱之灾的人去做这个行业,而不是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金融现在的高科技化(复杂化)也是当今的金融变局。金融目前的复杂程度可以说超过很多人的想象之外,很多方面的运作已经是完全的量化性的运作。譬如黑池交易,大多数金融学者、金融学教授也搞不清。目前,澳大利亚专门发明WIFI的专家和几个数学专家,他们是美国人,跑到澳大利亚做这些东西,专门做黑池交易的研究。又如量化交易,2015年这场股灾有的传言讲,有美国对冲基金、俄罗斯基金等以非常复杂的交易手法进行有关的量化交易,但是至今没有明确的细节予以公布。再如,甚至连金融最主要的载体货币都发生变化了。比特币已经从小众群体变成众所周知。多年来密码学上有个难题,怎么样让支付可信?学术大牛中本聪用区块链技术破解了这个难题。当他破解完这个难题之后,他发明了比特币之后从人间消失了。中本聪这个大牛掌握着一个进入新世界的钥匙,然而不知踪影。随后,有很多大叔们参与进来,他们参与到挖矿中来,很多中国金融学教授、银行行长们加入进来。其中,还有一些不太懂金融但是脑子很灵光的,比如说新东方的英语老师李笑来也加入进来。我国懂区块链的人不多,热衷于吃螃蟹挣大钱的人很多。的确,学术很少有自主的交叉学科,国家安全和金融没有交叉,密码学和金融没有交叉,真正掌握区块链技术的人员非常有限。但是,如何挣大钱呢?他们山寨出了乱七八糟骗老百姓所谓的数字货币“山寨币”,烧烤币,有的干脆叫冥币,还有五行币,后来中国人民银行一怒之下把它关了。关了之后怎么样?关了之后比特币是5000美元不让交易了,现在比特币是1.5万美元。数字货币正在改变世界。

的确,金融科技越来越复杂,高盛的总裁早上一起来不去看他百万美元年薪雇佣的证券分析人员写的报告,看机器人写的投资研究报告,叫智能投顾。技术改变世界,以后去银行,我们不再需要大堂经理这个人,我们有个有着金融知识和业务规程存储的机器人就可以了。技术改变世界,你会发现你拿起手机现在想支付什么就支付什么。大量钱迅速在无形空间中流动。如果哪一天哪一个黑客破解了这个技术,他的一个病毒就让大笔金钱迅速消失转到其他的地方去。金融的复杂化、高科技化给我们国家安全也加之以很重要的命题。

金融目前的四个变局,金融的复杂化、金融的扁平化、金融不要过早泡沫化的问题,还有就是金融的空转化,对于2018年的经济增长影响巨大!我们必须审慎从事。(发言人为南开大学战略发展部执行部长 金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任海平:习近平国家安全思想

刚才各位专家都从很宽广的视野深刻地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和我想给大家分享的内容非常呼应。国内外新的形势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新的时代不仅呼唤着新的发展观、改革观,也在呼唤着新的安全观,新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战略。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一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国家安全思想的一些体会。

今年前不久召开了党的十九大,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十九大核心是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今后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的范围非常之广,但毫无疑问,国家安全思想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回顾这几年来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对国家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他在国家安全方面发表指示讲话非常之多,涉及的工作非常之多,这是以前非常少见的,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如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等一系列新的机构和体制机制,许多新的制度、法规都在逐步建立起来。习总书记这些年关于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从习总书记这几年讲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部署、具体工作安排、工作要求都提出了非常系统的重要指示,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国家安全工作需要遵循的重要战略指南和工作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面向新时代,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工作思路与机制路径,是新时代的“新国家安全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国家安全做了许多重要阐述,强调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以“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阐述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论述中对今后的国家安全工作做了战略性布局,强调要“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指出“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对于外交、国防以及网络、粮食、社会等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十九大报告也作了重要阐述。在外交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在军队和国防建设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些都是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在国家安全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安全事业,他指出,国家安全涵盖领域十分广泛,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正在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刻面对各种风险考验和重大挑战。这既对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也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新机遇。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他反复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体系架构和具体内涵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突出体现在中国的总体安全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它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在总体安全体系中,每一个领域的具体的安全,虽然各有侧重点,但都必然和必须与其他领域的安全密切相关相联,互不可分;任何时候都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理解国家安全问题。

总体安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维的体现。安全意识就是忧患意识,也是整体意识、全局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中就指出,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总体安全要突出政治安全,把政治安全作为总体安全的根本。如果不能保持政治秩序的正常稳定运行,一切安全问题都是空谈。在政治安全良好状态下,其他的安全问题也都容易迎刃而解。把政治安全确定为总体安全的核心,反映了维护国家政治安定、稳定、有序、和谐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总体安全把人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宗旨。任何不安全最直接影响的首先是广大民众,所有的安全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人民来感受、决定和评价,国民安全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安全领域的自然拓展。政治经济安全都是有形的,文化安全则是无形的,但实际上已成为严重的安全问题。总体安全以构建以文化安全为突破口,反映了对新时代安全形势客观清醒的判断。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提到命运共同体概念,指出中国的安全必须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安全共同体是对过去的共同安全的发展,也是命运共同体在安全领域的运用。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认清国家安全形势,维护国家安全,要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来把握规律,立足防范风险的大前提来统筹,立足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谋划。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要切实加强国家安全工作,为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保障。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强调要突出抓好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全、网络安全等各方面安全工作。要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整体水平,注意从源头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要加强交通运输、消防、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治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和市场化引导,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确保大数据安全,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要积极塑造外部安全环境,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引导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国际安全。要加大对维护国家安全所需的物质、技术、装备、人才、法律、机制等保障方面的能力建设,更好适应国家安全工作需要。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思想以发展为根基,在发展中谋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坚定信念,协同一致,保持耐心、恒心和定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的总体安全,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发言人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 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