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聚焦

第17届国家安全论坛发言精粹之三:大国安全战略与地区安全形势新走向

作者:      来源:国际战略与安全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14日

李绍先:中东旧格局的塌陷与新格局的难产

今天我们研讨的题目是2017年国际安全形势的回顾与展望2017年国际安全形势里面,世界有两个安全形势最严峻的地区一个是东北亚,一个是中东我今天讲的是中东。

2017年中东乱象纷呈。也门的危机不断深化,也门前总统萨利赫最终了卡扎菲的后尘;2017年6月份爆发的卡塔尔外交风波,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平息下来;2017年9月伊拉克的库尔德举行了公投,库尔德独立公投在中东也引起轩然大波,相关的国家都卷入;2017年也是反恐非常重要的一年,伊斯兰国现在号称被消灭,至少从国家的形态上被消灭掉;2017年临近岁末的时候还发生了黎巴嫩总理的辞职和复职,也是个闹剧;年底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俄罗斯普京还突然访问叙利亚宣布撤军。如果再进一步讲,比如伊朗核协议受到的挑战;沙特阿拉伯换了王储,现在要改革、反腐等;2017年土耳其搞了宪法公投,土耳其现在这个总统按照现在的趋势可以当到2029年

中东这么多年一直在动乱,特别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是一个大按照事物发展规律,那么大的波浪以后,涟漪一波一波会越来越缓。2014年伊斯兰国起来,2017年是一个高潮,中东怎么了?很多专家都在探讨,比如有一些专家认为中东现在最大的症结是教派冲突:以沙特阿拉伯为代表的逊尼派、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为代表。有人认为中东是转型问题,社会治理出大问题了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有的人从国际反恐,说恐怖主义肆虐有的人从宗教、经济发展有的从大国博弈等。这些方面都是有道理的,都是中东现在这种乱局的因素,但是它症结在什么地方?这些都不是中东大乱局的症结,症结就是中东原有地区格局崩溃了,但是新的地区格局建不起来,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状态。

中东崩溃之前的格局是什么格局?从历史来看,中东这个格局要形成一个大致稳定的框架是三个因素决定:一是中东国家内部的力量要均衡;二是外部力量要均衡;三是内外结合要均衡。这样才能稳定下来。

崩溃之前的格局就是这三大因素作用下平衡的那个格局是1991年在海湾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海湾战争以后,1991年正好也是苏联解体,美国一家主导了中东事务中东地缘政治是世界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力量以阿拉伯、伊朗(波斯人)、土耳其(突厥人)、以色列(犹太人)为主,国际政治讲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但是基辛格说了在中东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非常复杂的结构1991年海湾战争以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主导中东的事务,西促和谈(推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和谈)、东遏两伊(同时遏制伊拉克、伊朗),在美大力干预下中东出现了历史上非常少见的和平稳定的局面但是这样一个局面没有持续多久

1991年建立起来的相对平衡的格局在2001年9.11事件后,随着美国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彻底打破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伊朗在中东凸现了出来并不是说伊朗发展起来、崛起了而是原来制衡伊朗的塔利班政权、萨达姆政权力量下沉了,伊朗力量的凸现在中东的意义是非同寻常的伊朗有两个特点:第一伊朗是波斯人国家,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产生1400年中斗了1400年。第二是伊朗是什叶派国家作为波斯人国家、什叶派的国家像今天这样大的局面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所以自然而然造成了当地逊尼派为主阿拉伯国家的恐惧。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虽然中东地区内部结构失衡,但是外部美国仍然在中东维持着巨大的军事力量美国采取打压伊朗甚至军事威胁伊朗政策,使整个天秤并没有立刻垮下来。但2011年阿拉伯之春发生和美国从伊拉克大幅度撤军在此时天秤出现垮塌,特别是2014年伊斯兰国出来2015年伊核协议签订,伊朗大的局面整个凸现出来,中东格局完全颠覆了旧的格局崩塌,新的格局还没有建立起来。

目前中东地区局势是一个内外力量严重失衡的状态:从内部来讲,伊朗独大的局面解决不了,美国特朗普想要把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撮合在一起搞伊朗但是有的美国人嘲笑特朗普,沙特阿拉伯说了我们愿意和伊朗血战到底,直到最后一个美国人死亡。我认为遏制伊朗从地缘政治来讲现在不是现实的,从外部来讲大国力量也是不平衡的美国有能力,但是没有意愿投入俄罗斯有意愿但是没有能力主导中东内外结构的失衡现在中东尴尬处境的主要症结所在。这是中东乱局的症结,2017年如此,2018年将延续2017年这样一个态势。(发言人为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 院长)

 

林利民:朝鲜核问题新形势与中国地缘政治安全新变化

今天我就朝核问题讲几点看法,破题的是美国会不会打朝的问题。

昨天《环球时报》讨论的焦点也是这个问题我想说的观点很简单美国打朝是一件概率性极低的事件原因是美国人不想打、不敢打、不能打、不愿打、不会打其中的核心是美国人不想打、不愿打

首先是美国人不能打这个不能打指的是能力美国人打朝鲜军事行动困难极大,不确定性极大,美国人没有必胜的把握这里有一个胜利标准的问题,美国人打朝鲜是一场特殊的特战行动,跟一般的战争不一样,战争胜利的标准也不一样通常战争是讲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朝鲜战争的胜利标准是美国人能不能在一次性先发制人系统性行动中实现对朝鲜军事力量的全覆盖、全压制、全毁灭,彻底封杀朝鲜的反击能力。显然美国人是做不到的。其次朝鲜的地形极其复杂,朝鲜的反击军事目标,大炮也好、核弹也好,分散在几千个目标里面,都是深山老林里面,几千米厚的岩石下面,美国人没有这个能力

第二个是不敢打怕朝鲜剩下来残余军事力量报复朝鲜军事力量有哪些?一个是它的核武器第二个是远程大炮逼近汉城第三个武器就是核自爆,引爆核武器自杀这三种武器任何一种使用出来美国人这场战争都意味着失败,它向国内外都不好交代,今天的世界跟1945年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即使朝鲜出现了核自爆,自己在它的本土引爆,中国、韩国的损失极大,美国人向世界不好交代,所以美国它不敢打。

第三个是不愿打,美国人打朝鲜是得不偿失的对于美国人来讲,最理想的状态是朝鲜半岛适度紧张,这样美国人可以通过这个适度紧张的局势控制韩国、东北亚,维持它在东北亚的驻军如果把朝鲜问题解决了,朝鲜被收拾掉了,不管成功不成功朝鲜半岛统一以后,韩国会离美而去,这对美国是不利的所以美国人并不真的想打,它真的想打的话2003年就动手了,那时候是美国人打朝鲜唯一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美国人没有打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所以我觉得美国人打朝鲜是概率极低的事件。

如果美国不打朝鲜,未来朝鲜半岛局势向什么方向发展?四个趋势:

一、朝鲜不会弃核但是朝核问题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最危机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朝鲜导弹远程氢弹已经实现了,下一步它改进技术,比如搞一次核武器导弹的射击,不会像现在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断的放炮仗这样形势紧张的周期会拉长,不会几天、几个月紧张一次可能几年紧张一次,黎明前的黑暗已经过去。

二、未来国际社会面临这样的情况会走向默认朝鲜的核武器美国现在默认朝鲜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有人听到美国打朝声音提高,我听到是美国国内默认朝鲜核武器声音提高了韩国、日本也一样,国际社会下一步就是按照朝鲜已经有了核武器是核国家这样一个状态处理这个问题。

三、对朝的制裁很难加码,已经到顶了现在美国在中国身上下工夫,也就是在中国身上撒气即使中国按照美国的要求去做,朝鲜也不会因为制裁加码受到多大的伤害,因为它已经没有被惩罚、剥夺的东西。

四、朝鲜中期之内不会弃核,但是长期十年以后弃核的可能性反而会增大三五年之内朝鲜弃核的可能性不存在。这是我对朝鲜半岛局势未来趋势的大体判断。未来怎么办,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认清朝鲜核问题的本质我们讨论半天还没搞清楚朝鲜核问题的本质,它是个反扩散问题还是地缘政治问题实际上我的看法是,表面上看是反扩散问题,实际上是地缘政治问题中国、美国、韩国、日本、俄国都假装说在反扩散,但实际上都是按照地缘政治采取行动所以这就有了六方会谈,六方会谈各国都是在表演,是一场假面舞会大家都在打着假扩散的旗号应对地缘政治的问题。

二、朝鲜拥核问题我们就按照朝鲜已经是核国家这样一个现实来调整我们的政策。

三、无核化的大旗、外交谈判的大旗还要举,昨天有专家说,外交谈判纯粹是浪费时间,而且喝得了满堂彩外交的目的是什么?外交的目的是化解冲突,有时候外交的目标就是为了拖、就是浪费时间如果把时间浪费掉外交就成功了这几年我们在朝核问题的成功就我们让美国人浪费了15年的时间2002年的时候我们GDP只有日本的1/5,今天我们GDP是美国的60%,日本的两倍多,这是15年六方会谈拖的结果拖了15年以后朝鲜核问题拖大了,中国拖成世界第二经济体美国人、韩国人一看吃亏了,所以才恼羞成怒,所以外交拖是目标之一,浪费时间也是目标之一

四、中国发挥桥梁作用在美国和朝鲜之间搞一点穿梭外交时机可能成熟了,它们双方打嘴仗都需要下台,中国人给他找个梯子可能是个机会。

五、美国打朝可能性很小,但是中国仍然要做好1%可能性的准备。

六、把朝鲜问题、半岛统一问题当成总体来总结。

                                                                        (发言人为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


樊吉社:美国政策与朝核问题的三种前景

非常感谢翟老师的硬广,我们是新期刊,期待以后各位领导、同行的支持。非常感谢国关学院的邀请。今天我想就两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观察:一是特朗普政府的对朝鲜政策是怎样的?二是在这个政策之下,朝核问题的发展前景是什么?

1月20日特朗普就职之后,朝核问题成为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中最核心的议题之一。为什么这样讲?首先,特朗普本人高度重视朝核问题,他有一个Twitter账户,到现在为止发了3.66万条推文。截止到昨天晚上,从2009年到现在他发的涉朝推文总共有104条,1月份到现在共发了71条。特朗普总统在Twitter中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打嘴仗。朝鲜说他老,特朗普不服气,他说我还没有说你又矮又胖呢,你反倒是说我老;朝鲜说他是疯狂的老糊涂(Dotard),他说朝鲜领导人是火箭侠(Rocket Man);朝鲜说他是疯狗,特朗普说朝鲜领导人是“小病狗”(Sick Puppy)。特朗普非常重视朝核问题,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就任后,特朗普总统采取了很多的政策行动。他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朝政策评估,进行了比较频繁的军事力量调动,包括双航母调集到朝鲜半岛附近水域,主要的战略轰炸机和新型战斗机均已在东北亚亮相。

美国同步开展了非常频繁的双边外交:特朗普总统与东北亚各国首脑打了很多电话;美国很多高官访问这一地区,包括副总统彭斯、国防部长马蒂斯、国务卿蒂勒森等;特朗普总统与日韩两国首脑举行峰会;中美围绕朝核问题的频密互动;美国与日韩之间比较频繁的、针对性极强、高度复杂的联合军事演训等。

在多边的层面上,美国主要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朝施压。他在4月份邀请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的代表到白宫共用工作午餐,动员他们要制裁朝鲜;在4月份国务卿蒂勒森在联合国安理会主持了部长级的会谈,动员各国共同对朝鲜施压。迄今,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多个涉朝决议,其中3个是制裁决议,分别是2356、2371、2375,制裁的内容都比较具体。

特朗普对朝政策总体来说是软硬兼施、以压促谈、围猎群殴。在展示对朝强硬的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展示了对朝温和的一面。特朗普总统曾表示愿意和金正恩共进汉堡大餐。国务卿蒂勒森也讲过对朝的四不政策,即不推进政权更迭、不寻求政权崩溃、不越过三八线、不加速半岛统一。特朗普将其对朝政策确定为“极限施压与接触”,试图寻求外交突破是软的一面,同时制裁施压是硬的一面。美国对朝制裁的力度是非常大,这些制裁针对朝鲜个人、团体及从事朝鲜业务的第三方个人和团体。

以上是特朗普上台以来采取的对朝政策。此种政策之下,朝核问题发展前景如何?我认为有三种可能的发展前景:

第一个发展前景是回归谈判。朝鲜主动回归谈判的可能很小,但在重压之下被动回归谈判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特朗普政府在谈判问题上持开放姿态,国务卿蒂勒森一直努力探索谈判的可能性。国务卿蒂勒森似乎不一定代表特朗普,但从蒂勒森和特朗普对朝的表态来看,美国国内在战与和的问题上有非常不同的声音。美国军演从技术上讲有暂停的可能性,例如演习地点距离半岛远一点、演习规模降低一点,这就可以提供一个台阶,然后双方再进行秘密接触。

对朝鲜来说,谈判并非全无可能。因为谈判本身并不等于放弃核导能力,朝鲜核导能力已经比较成熟,让它放弃没那么容易,即使朝鲜愿意放弃,也不可能那么快、那么痛快,美国对此有一定预期。根据我对朝中社刊发的各类评论文章和官方表态的观察,我认为朝鲜自身也有调整战略的可能。以前朝鲜强调“先军政策”,现在是并进战略,即发展所谓核遏制力与发展经济并进。最近我注意到,朝鲜越来越多谈论经济发展,并表示朝鲜核导能力接近最后阶段或者已经完成。最近朝鲜的政策公报宣称朝鲜已经完成了主体核大国、火箭强国的任务,这意味着朝鲜自身也有调整战略的可能。从外部环境看,朝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制裁压力。联合国安理会目前为止有10个涉朝制裁决议、多个安理会主席声明,对朝鲜制裁的项目非常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除了多边制裁,朝鲜还面临诸多单边制裁,美国还在动员20多个国家完全切断与朝鲜的联系。在重压之下,朝鲜被动回归谈判的可能性是有的。

第二个发展前景是朝鲜拥核无法逆转,朝鲜成为事实上的核武装国家。前面的发言已经谈到,在朝核问题上战争不是一个好选项,那么制裁手段会不会管用?这个是有疑问的。过去20多年的制裁都无法让朝鲜改弦更张,现在制裁能不能改变呢?由于朝鲜相对孤立,所以外部制裁对它的影响比较小。朝鲜已经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各种制裁,它已经拥有非常丰富的规避制裁的经验。另外,美国也许低估了朝鲜人民的承压能力,重压之下,朝鲜也许活不好,但仍能活得了。另外的问题是,各国能否合作共同制裁和施压?这也是有疑问的。制裁本身是妥协的产物,各国在谈判制裁决议的过程中会把制裁的内容处理掉一部分,各国在执行决议的过程中也有自由裁量的空间。美国应对半岛的行动也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这反过来影响其他国家执行制裁的力度。因此,有一种可能,即朝鲜在重压之下仍能成功发展出较为成熟的核导能力,并生存下来,成为事实上的核武装国家。

第三种发展前景是朝鲜半岛爆发战争。在朝鲜回归谈判到最后成为事实上的核武装国家,这中间存在很大的战争风险。现在谈论战争都是假定朝鲜半岛会爆发全面战争,但未来如果朝鲜半岛出现战争,战争形态可能是非常多样化的,从很小规模、很有限的战争到地区冲突乃至全面战争的可能性都有。(发言人为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战略室主任 《当代美国评论》执行主编)


储殷:海外利益保护的几个问题

理论都是由前辈和大家讲,我讲一点具体实际问题,结合我最近做的几个项目和国有企业合作讲这个问题。

世界为什么动荡,对中国影响越来越大,最主要是我们意义边疆已经超过了物理边疆,中国已经是一个在全球存在的国家。到今年在11月份,我们在海外的企业将近3.6万家,海外劳工将近400万人,留学生将近300万人,算年底统计数字有可能今年出境人数一年达到1.6亿到1.8亿之间,扣除去港澳的也将近有8000万的人次,一年去港澳大概有将近9000万人次。

今天的中国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中国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一、我们如何保护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存在的另一个中国?长期以来我们通过领事保护、国家动员这样的套路,但是没什么用,人太多,现在我们保护不过来。优先保护哪些人,这个话不能公开讲,哪些人值得保护,哪些人靠自救,哪些人走市场,哪些人靠政府,这个是需要理顺的,有些顾不过来的。这个是第一个问题,海外利益保护要确定什么利益是有价值的。

二、怎么样的方式获得保护的问题。目前来看我们国家基本是条块分割的情况,比如像国企、央企、省级国企、地方重点民企、一般小企业、小业主个人行为完全是走不同的路子,如果是央企遇到麻烦,我们帮他处理得比较快,到省级国企这个层面风险就已经非常大了。所以我们在近几年的海外利益保护过程中会发现,我们往往是一事一议,也可以说叫机动灵活、因地制宜。坏处就是没有体系、没有结构、不确定性非常大,甚至到现在为止还有大量的民企外出,甚至基本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完全是靠搏。

在最近这两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最突出的感觉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员在国外的友好度迅速下降。比如今年年初5月份以前,巴基斯坦出现的反华倾向的报道就超过了过去两年的总和,在伊朗德黑兰上个月出现了大量街头针对中国企业和中方人员的敌意宣传,在缅甸的选举过程当中公开的号召赶中国人出去的标语已经越来越常见。我们以前倾向于把它作为当地的民情和当地的政治动荡,现在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有没有存在一种可能,在中国域外全球范围内有一场针对中国人、中国企业的新型战争、混合战争,以犯罪组织、NGO、金融犯罪、互联网为主要媒体的新型战争形态。我们一直在讲,长期以来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主体是国家,战争手段基本就那么几种,但是事实上战争的形态是在快速演化的,我们的目标、财富会不会面临这样的风险?

我们国家目前为止的海外风险管控最大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就是存人去物,只关注人。我们人那么多,没什么太大价值,有很多时候财富比人重要得多,救不过来的。印尼火山还有往那边跑,自己作死谁顾得过来。我们真正遭受损失的不是人员伤亡,真正遭受损失的,像利比亚财产损失、工程搁浅、大量财务风险,这是最大的损失。所以我们的海外风险,对我们最大的损失这一块救济是非常有限的。

还有人脉经营做得非常差。我们现在在国内搞一个藤蔓计划,是中关村的,企业搞投资,是一个留学生计划,在留学生里面建立联系,建立跟我们长线的合作关系,这是很好的计划。我们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开会的时候亲热,一开完会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这么多年投了那么多钱,请了那么多外国专家开会,留下了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从2014年开始花了这么多钱,已经到了要反思的时候了,从2015年到现在这两年“一带一路”开起来的会,基本没有什么新意了,都在一个层面上的。

针对目前这样的计划,我个人提出有几个方面需要着手努力的。

长线人脉建设一定要诱之以利,一定要跟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捆在一起。我们总讲如果让每个外国年轻人有机会在中国开个淘宝网页,跟我们天然具有利益共生的关系。泰国人为什么愿意学汉语,一个懂得汉语的泰国翻译的收入是一个不懂得汉语年收入的五倍,必须让这个成为有利可图。

还有就是补一环,补NGO组织。我们对NGO组织是敌视的,要加强控制,这是肯定的,我们要走出去最好的是什么?宗教组织、扶贫组织、环保组织。美国卡特基金会就在湄公河搞环保,就是对着我们来的,我们在整个老挝那里的铁路建设受到非常大的干扰,就是针对这个来的。

我们老讲市场化的安保力量,我们喊了很多年,很多前辈都说过,这个东西是老生常谈。中国安保到现在为止还是保安,还不是安保。没有情报、人脉、搞顶层设计,那就是现场。现场保安太低端了,很便宜,走不远。(发言人为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 教授)